现在流行一个词,哈x派。本来是个人,能崇拜歌星到哈的程度已经是智力有疑问了,居然军事论坛上也有哈x派,据说典型的是哈美派、哈苏派和哈德派,从哈美的又分出个分支叫哈以派。笔者生于1950年代末,成长在光荣伟大的毛泽东时代,记得上学时同学们经常学着《平原游击队》里侦察员老侯的一段话:苏联红军已经开始大反攻,希特勒就要完蛋了!那你们还忙活什么?,似乎那个时代有些哈苏派的痕迹,不过略长大已经到了反修时节,哈苏派当即销声匿迹了。小时候看过一本父亲借来的书《苏德战争史》连环画,看着不太明白问父亲:希特勒有几千万军队呀?问过了又觉得有点问题,因为书里明明说德国有6千万人吗。撑死了能有几百万部队?父亲回答说,希特勒大约有几百万部队吧!可苏联自己也说有1千万军队呀?那怎么说德强苏弱那?少年时代都知道解放军消灭八百万国民党军,是敌强我弱的丰硕战果,想苏联也该如此吗?怎么苏军有1千多万?
上面举的故事只是说明,在大陆的环境本来根本没有哈苏派,也不可能产生哈苏派,谁都知道苏军能打胜仗,但是不是靠技巧,而是靠人堆,靠坦克大炮堆,尤以何鲁晓夫总政委干得最积极,每次作战无论胜败,都是苏军死伤数以百万计,要失败了,赫秃子总政委逃得最快,然后抱着约大叔的大腿叫爸爸,以免被枪毙!我就很奇怪中国当时条件下那来的哈苏派,凡是大陆生长的中国人,根本就不会有哈苏派!在坛上看多了才知道,原来那哈苏派是另外三派专用来骂对手的,凡是批评他们哈美哈德的,就是哈苏派!全不顾对手始终很蔑视苏军的战法笨拙。
那么哈美派、哈德派和哈以派那来的?看多了之后便知道那是登陆来的,很明显,大陆本身是不会产生这三派的。美国,毛主席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已经把它打败了,谁会去哈败阵之师?
以色列?笑话!就以色列那点玩意,来到中国旁边它活不过一场淮海战役。哈德,更不可能了。谁不知道李向阳的名言啊!这三派只能产生于中国的几个特定特区,其一是那被英国殖民了一百多年的地方,那地方英国人不敢说自己怕TG,实际上怕得要死,而且他们也知道大阴帝国已经被德国折断了脊梁骨,从美国的姨妈变成了小妾。因此就大说德国的可怕,实际上龙梅尔总共几千兵马,数十万英军居然屡屡全军投降,只能说英国军人丢尽了女皇的脸,最后要靠美人计哄骗美国帮她赶走隆美尔。
谎言被灌输的多了,自然哪里养成了哈德的风气。
另一块地方就是那八百万的残遗糜集的地方,据网上有认真的网友统计,国军总计98个军,268个师。逃跑到岛上的只有一个军部,六个师部,及十余个团而已。这要还叫胜利转进,那战争史上就没有覆灭这个词了。问题是打仗的本领不行,你却不能不允许人家有个偶像,于是美德以变成了逃亡者的偶像了,哈美的无非希望老爷救自己。
哈德的总是念叨那几个德国将领以一当十的“战果”,其实,那些将领无非打胜了一两次战斗,战斗胜利后还是要继续败退,一直到柏林被攻灭,你以一当十就算是真的,也没什么可怕,约大叔把兵力加到20倍不就把你砸溃了么?何况为什么你要以一当十,还不是你的那些饭桶同僚们逃跑溃散的结果。
就像许多果粉们经常说孟良崮张灵甫如何如何,有点脑子思考下,要是他平时团结同僚,仔细研究战略战术,何至于被围孤山?他要不把上下级欺压得怒火万丈,怎么会孤家寡人谁也不救他?那个胡连更可笑,老师担任他的上司,他不服气,面临全军覆灭时老师给他断后,让他逃出包围圈,非但不感恩,还苛待老师的遗孀,最后四处避战逃出大陆,还到处吹“金门战功”,就忘了全军覆灭时的责任了。
要说德国失败其实历史必然,希特勒年轻时称得上骁勇善战,即使在他最后失败前对英美的反击也战术对头战果可观,但是他一直在西线作战,对美英法很了解,但是对俄国不了解,尤对布尔什维克抱有病态的偏见。战前他吸收的苏联叛徒具属丧心病狂的俄奸,卖国贼党徒,他们给他讲的苏联并不是真实的苏联,而是他们幻觉中的苏联。否则就没法解释被处决干部的子弟卓娅舒拉誓死为枪毙他父亲的斯大林奋战的勇气。卓娅是十八岁的学生,不可能不知道父亲的遭遇,但她站在绞架上仍在高呼斯大林万岁。明显的全体苏联人民是感谢斯大林的各项政策的,否则,苏军的溃散早就导致斯大林被德军捉拿了。希特勒曾说了一句话:我要知道苏军是这么个情况,就不会对苏联开战。希特勒错了,彻底错了,他相信了苏联人民公敌的话,结果就是他自己完蛋!
|